这本存折到底是谁的?——韩国“借名账户”引发的撤销赠与判例
发布日期:2025年07月28日
浏览量:19

本案例正是一个典型示范。韩国国税厅以一位欠税人为对象提起“撤销赠与”诉讼,认为他将数笔资金转入同居伴侣名下的账户属于无偿转让,并主张这构成“可撤销的债务人行为(即所谓‘诈骗性行为’)”。
法院查明,原告(国家)主张被转账资金总额为约4亿6千万韩元。然而法院仅就其中的305.6万韩元认定构成“赠与”并裁定予以撤销,原因是这部分资金直接用于伴侣名下房产的贷款利息偿还,实质上是为了对方利益而支付,属于无偿财产转移。
至于剩余大部分款项,法院认为不能确认债务人具有“无偿转让”意图,尤其是大量资金又重新汇入原业务账户,或用于公司运营支出、共同生活费用等,缺乏“赠与”的明确合意,故不予支持。
此外,国家还主张该账户为“名义信托账户(借名账户)”,即财产虽然登记在他人名下,但实际为债务人所有。然而法院审查后发现该账户中存在大量伴侣个人消费记录,如医院、超市、家庭开支等,说明账户名义人对账户有实际支配权,因此否定了“名义信托”的成立。
本案最终在大法院(2024다308413号)被驳回上诉,维持二审判决(2023나29559号)。
这个案例提醒我们:
即使是夫妻、情侣之间的账户使用,如果未明确界定所有权和资金性质,仍可能在法律上被认定为“赠与”或“隐藏财产”,特别是在涉及税务、债务或破产时风险极大。
对于在韩国经商、投资或拥有家庭财产结构的华人朋友来说,以下情形值得特别注意:
使用配偶或子女名义开设账户
以家人名义运营事业或登记财产
欠税或负债状态下的家庭内部资金调动
都可能引发法律争议,建议提前了解韩国的法律框架,合理安排财产结构,防止不必要的法律和税务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