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签: #实质课税

韩国税务判例:实际课税原则在宗教团体赠与及转让中的适用
韩国税务判例:实际课税原则在宗教团体赠与及转让中的适用

2025年08月03日

韩国法院判例显示,在涉及房产赠与与买卖的复杂交易中,法院更看重 实际资金的归属,而非名义上的所有权。即使是向宗教团体的捐赠,若资金实质上被认定为捐赠者的所得,仍需缴纳转让所得税。这表明,根据 “实际课税原则”,任何旨在节税的行为都必须有明确的资金流向和充分的证据支持。
本文将一份韩国税务法庭的裁定(조심2024광5288,2025.2.27.)作为典型案例,解读 “实际课税原则” 是如何适用于通过宗教团体进行的房地产赠与与转让交易。此案中,纳税人将自己持有的土地进行部分赠与、部分出售,而税务机关则将整个交易视为纳税人个人的全部转让,并征收了高额的转让所得税。对此,税务法庭根据 “实际归属关系” 进行了裁决。 案件背景 纳税人出售了位于全罗北道井邑市的一块林地(面积1,820㎡)。在签订买卖合同后,纳税人将该土地的 11分之5 的份额赠与给 “争议教会”(쟁점교회),剩余的 11分之6 则由自己直接出售。随后,“争议教会”也将获赠的5/11份...

“我只是借了个名字?”——实质课税原则的分量(韩国税务裁判院案例 조심2024부2977 解析)
“我只是借了个名字?”——实质课税原则的分量(韩国税务裁判院案例 조심2024부2977 解析)

2025年08月01日

韩国税务裁判院案例显示,仅借出名字并不能免除税务责任。若无法充分证明实际经营者另有其人,名义人仍按实质课税原则承担纳税义务。同时,即便完成产权登记,若无真实交易,亦不构成增值税供给。
“我只是借了个名字而已。”在韩国的房地产交易或商业活动中,这句话经常被提及,但在税务问题面前,往往是行不通的。2025年2月11日,韩国税务裁判院作出的案例(编号:조심2024부2977)清楚地说明了实质课税原则在实际案件中的适用方式。 本案的申诉人拥有韩国济州岛一处土地,并在该土地上建设了7栋联排别墅。这些房产最终完成了销售和产权过户。申诉人表示,自己只是应朋友的请求借出了名字,项目的实际开发和销售是由对方负责。他并未参与经营,也没有获得任何分红,只是作为土地持有人提供土地并协助办理建筑许可手续。换句话说,他自认为并非实际的营业者。 然而事实是,该开发项目从营业登记开始,包...